(支持多種貨幣結算,可在導航欄中切換參考貨幣)
本書簡介
這是一群無法以人間的價值來衡量的「天使」,他們在地上有一個「家」——天使團契。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雖有各樣殘障的限制,卻在不經意間以柔軟和真實映照出造物主的榮耀和高貴。
每個故事都有被講述的時刻,這些苦難陰影下的生命故事,在作者的筆下,竟散發出詩意的美好。不是苦難沒有在其上刻下驚心的痕跡,是信仰在這些比常人更脆弱易碎的器皿上,留下更溫柔的印記。
苦難無法跳過,主與我們一同進入。「終有一天,你的負擔將變成禮物,你受的苦將照亮你的路。」(泰戈爾)這一篇篇天使故事讓我們的心常常意外被擊中,溫暖而感動。
在書中,我們與他們相遇,得見他們的「殘缺」,也見證他們在基督裡的成長和新生。簡約流暢卻引人深思的文字背後,是作者二十多年來服侍這一特殊群體的經歷和感觸。她以愛補足人以為有缺欠的肢體,汲引出愛的泉源,流淌在讀者心間。
甚願更多人聽到天使故事,也願故事中充滿愛與關懷的美好,引人讚歎無形之手的作為。
作者簡介
鄭慧,1970年生於福建省霞浦縣。從小在基督徒家庭長大,1991年奉獻讀神學,開始傳道。先後就讀于中國金陵協和神學院、新加坡三一神學院、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(神學系/語言學系)、香港信義宗神學院。從2000年至今致力於殘障人士及邊緣人群的牧養。
出版者心聲
這本書用質樸、細膩的語言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我不太熟悉的群體的故事。在編輯的過程中,我多次落淚。我沒有想到,這些在人眼中看為殘缺的生命,原來是這般美好、圓滿。
因此,對我來說,編輯的過程,也是一個被更新、被「教育」的過程。每一個小小的故事、「小小」的人兒,他們就像一道光,穿透了世俗偏見的迷霧,照亮我內心的角落;也像一面鏡子,折射出我如何看待生命,看待身邊那些被忽視的人。當然,最本質的是透過他們,我看見在恩典中的生命——每一個存在都不是偶然,都是美好的禮物,都值得被擁抱、珍愛。
——編輯
很榮幸我能接到這本書的設計。身為美術老師,我也有一個唐氏的學生學畫畫,8歲不會說話,聽力也有障礙。我很能理解做特殊孩子的家長和指導員的不容易,因此服侍這類孩子會更感同身受,看到這些孩子的照片就覺得他們都很「天使」。
這本書是天使團契的故事,可能是做老師的緣故,我覺得這些孩子的畫很美,都在講述自己的故事,所以我想讓他們的畫作自己說話。書名我是請兒子寫的,他不會中文,也不認識漢字,筆順筆劃全是錯的,他看中文就是看圖畫,是按照畫圖的方式寫的。我想這些「天使們」可能也都不太會寫字,寫出來也是像小孩子寫的一樣。這能代表他們的獨特性,看似幼稚但卻是他們的聲音,自己在講故事。
封面設計用了金繕(日本修補工藝)的線條,隱喻現實的破碎在神手裡被修補了。這些碎片由畫作組成,體現群體性。天藍色的背景像藍天一樣通透,我希望表達的是喜樂,而不是沉重。
——封面設計師
作者心聲
天使故事,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,他們的故事我不能不說。這「不能」,是聖靈的催逼。若我不說,它們也必在別處被述說。上帝只是借我成就他自己的工罷了。感謝他,讓我有份于如此榮耀而又高貴的聖工,我本不配。
……
為什麼會去書寫這些特殊群體的故事呢?因為從一週一天和他們在一起,到後來幾乎七天都在一起,他們的故事就發生在眼前,生命敘事如此恢宏,卻無人知曉,我「所看見、所聽見的,不能不說」(參徒4:20)。為讓更多人看到他們的故事,就用文字去「說」。
文字的記錄,從一字字,到一段段,到一篇篇,直到成書。朋友們說:「就像一個母親為自己的孩子寫成長日記一樣,你持續寫他們的故事。」是的,母親會寫下她的孩子許多的第一次,而主也感動我記錄下他們的很多美妙無比的第一次。我記錄下了唐寶易楷程在人前的第一次笑;腦癱孩子吳勇奕學會的第一個字「一」;腦癱孩子黃澤民邁出的第一步;腦癱、語障孩子路路的第一個藝術作品——用盡全身力氣捏成的紙團;語障孩子賈晟說出的第一句話;自閉孩子浦莉坤的第一次感恩禱告。也記錄了小兒麻痹症患者嚴順端弟兄第一次走進教會,盲人們的第一次旅行……若不書寫,或許沒人知道他們是誰,他們做了什麼,或許也鮮有人知道他們來過這個世界,也看不見他們在自己的小小角落發出的微光。「財主與拉撒路」故事中,那個拉撒路始終是沉默一言未發的,窮人鮮有發言權。那麼有機會,就一起為他們發聲吧。故事寫著寫著,一些主角已經回到天家了,或許這些文字的意義還有一個,就是呈現「他們雖然死了,卻因這信仍舊說話」(參來11:4)的事實。
購買本書後方可發表評論。
評論
暫無商品評論。